洪城里|開啟南昌尋龍之旅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01月11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趙瓊 實習生楊欣

  2024年是我國農歷龍年。作為民族圖騰,和龍相關的事物總是披上一層神秘色彩,走在洪城街頭,你會發現“龍”的故事就在我們身邊,無論是來自街頭小巷帶“龍”的路名,還是來自帶有龍圖騰的建筑標志,都展現出獨特的“龍文化”。

  你知道嗎?南昌在古時被稱為“龍興”;在南昌,一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龍燈村——城南村仍在續寫龍燈的故事;“豫章十景”之一的“龍沙夕照”曾是南昌網紅打卡點,青山湖區還有一條霸氣的“龍街”……本期“洪城里”開啟一場尋龍之旅,尋找這座城市古往今來的記憶。

  南昌舊時曾有“龍興”之稱

  龍興大街位于南昌市紅谷灘區,東起贛江南大道,西至鐵路貨運線。2014年,九龍湖片區東西向主干道道路分別以我省11個設區市名稱來命名。

  為何取名“龍興”?據南昌市地名辦鄧科長介紹,“‘龍興’為南昌古稱之一,命名龍興大街暗喻南昌。南昌,在宋隆興元年(1163年名為隆興府,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隆興路為龍興路。”據《南昌簡志》記載,元大德八年1304年以后,龍興路領南昌、新建、進賢、奉新、靖安、武寧6縣和富州元至元三十二年,以豐城升、寧州元大德八年以分寧升2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農歷正月,朱元璋占領南昌后,改變元朝建制,將龍興路改為洪都府,次年改為南昌府。

  古代南昌熱門打卡點“龍沙夕照”

 

  贛江北去,流經南昌拐了一個彎,從八一大橋到贛江大橋的贛江右岸,形成一個很大的凹岸。從空中俯瞰就像一個巨大的沙窩,加上地勢低平,南昌人將其稱為“下沙窩”。下沙窩是古時南昌城德勝門外的一片沙地,蜿蜒如龍,自漢晉以來即稱為龍沙勝地,1934年被命名為下沙窩。

  明永樂二年(1404年一名為曾棨的狀元,在南昌游歷時寫了一組著名的七言律詩,謂之“南昌八景”,對南昌的8處風景贊不絕口,其詩題曰:“西山積翠,南浦飛云,徐亭煙柳,滕閣秋風,鐵柱仙蹤,洪崖丹井,章江曉渡,龍沙夕照。”

  路過“龍沙夕照”時,曾棨詩曰:“晴沙如雪照斜暉,一望川原夕靄微。霜落空林秋葉下,天連遠水暮帆歸。殘煙漠漠孤城閉,極浦蒼蒼一雁飛。自是江南多勝概,此中風景世應稀。”將“龍沙夕照”稱為世間少有之景。城北古有龍沙崗,白沙高聳,綿亙數里,晶瑩似雪,蜿蜒如龍,相傳沙崗上?,F“龍跡”。據史料記載,在這一片潔白的沙灘上,唐代建有“清風亭”,明代建有“龍沙亭”。每年的重陽節,人們都會來這里登高。

  龍沙又以晚景為美,每當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映襯沙洲,宛如一條金龍游走在江水之濱。喜愛游山玩水的孟浩然留下詩句贊道:“龍沙豫章北,九日掛帆過。風俗因時現,湖山發興多??椭姓l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隨著城市的發展,這里已經建立了高樓,但龍沙的蹤跡并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抹去。民國時期,南昌在瀕臨贛江的地方還特別建造了“龍沙公園”,后來改名為“城北公園”,變成了現在的濱江賓館。如今東湖區沿江大道旁有一條路名為“龍沙路”,相鄰那條路則叫“旭照路”,提醒著人們這里是曾經豫章十景的“龍沙夕照”所在地?,F在,站在龍沙路的盡頭還能尋到一塊寫著“龍沙夕照”的巨石,看著贛江,對面正是繁華的城市高樓,當夕陽打在沙灘上,依舊能夠感受到當年的“龍沙夕照”之美。

  上海路旁霸氣的“龍街”

  

  說起龍街,一定會喚起不少“老南昌”的回憶。青山湖區湖坊鎮,因道路蜿蜒連接形似一條龍,1995年得名龍街,2006年以上海路分界,上海路西側稱為西龍街,上海路東側稱為東龍街。

  1月10日,記者走訪發現,龍街的入口處聚集不少小吃攤販。龍街是熱鬧的,數十家商鋪臨街而開,以餐飲店居多。楊姐2015年搬到龍街的,經營著一家隆江豬腳飯的小店,“龍街本身位于南昌的典型的城中村,物價便宜,來這里的打工人比較多,現在隨著附近工業園的搬遷,龍街的人氣也不如以往。”越往里走越顯冷清,在公告欄還能看到不少招租廣告。在西龍街,往里走還可以看見一家龍街幼兒園。

  “以前旁邊有很大的工業園,有印刷廠、制衣廠,外地來這打工的人很多,拖家帶口的,人流量很大,這兩三年,工業園陸續搬到昌東和廣州路那邊,生意不好后龍街里面很多店鋪都關掉了。”在龍街開百貨商店的劉女士告訴記者。

  回憶起當初龍街牌樓建起來的情形時,經營著一家裁縫店的田奶奶說道:“2000年左右,掛起的龍形牌頭,從上海路分界,這邊是東龍街,那邊是西龍街。”夜幕降臨,龍街里的霓虹燈亮起,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為夜色增添了不少熱鬧。

  老城區藏著一處龍光寺遺址

  

  在“沙窩”這一片區域,隱藏著一個曾經頗具名氣的寺廟——龍光寺。龍光寺位于龍沙崗,始建于晉代,明朝萬歷年間重修,距今400余年。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東湖區普查人員在一居民區里發現了龍光寺遺址。

  據《南昌史志》記載,龍光寺建在南昌德勝門外龍沙崗,建于晉代,到明朝,龍光寺殘舊失修,最近一次重修是明朝萬歷年間,寺的左邊建有公館,距今有400余年。

  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一些南昌文人在南昌德勝門外的龍光寺內集結組成“龍光詩社”。由于“龍光詩社”薈萃了當時南昌的文化名流,其成員僅皇室后人就有十幾人,因而當時影響很大。據史料記載,龍光寺自建寺以來一直少為人知,但自“龍光詩社”成立后,隨著許多文人墨客紛紛在此題詩賦詞,龍光寺頓時聲名鵲起,香火旺盛。

  1月11日,記者前往探尋時發現寺廟已經成為一片廢墟。在龍光寺遺址殘垣上還能看到一個“佛”字,旁邊小字寫著“龍光寺”。今年81歲的嚴先生是附近的住戶,據他介紹,2015年該處遺址被拆除,原本留下的2個石獅子被搬走保護。

  健在的東龍須巷 消失的西龍須巷

  東湖區南起觀音巷、北至疊山路的兩條小巷,因正對原新建縣縣衙,當時將縣衙比作龍首,視巷為龍須,偏東的稱東龍須巷,偏西的稱西龍須巷。

  1月10日,記者走訪發現,置身于如今不寬敞的東龍須巷,兩邊的高樓增加了一些壓迫感。在停車位的擠壓下,稍大一點的車開進巷子里都略顯擁擠;在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巷子里,一家名為“東龍須巷食雜店”的小商鋪似乎印證著東龍須巷的存在。

  每家每戶的門前貼著東龍須巷的門牌號,印刻有“東龍須巷”字樣的門牌號還留在人們的生活中,而西龍須巷卻早已消失不見。

  帶著南昌的龍燈走向更遠的地方

  舞龍,是中國傳統習俗之一。南昌市青云譜區青云譜鎮城南村有著700多年舞龍歷史,到現在每年元宵節還保留舞龍燈的年俗。

  史克濱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傳承人,16歲起就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對龍燈有了特殊感情。20世紀90年代,他繼承父親衣缽,接班龍燈制作。為了傳承傳統手藝,史克濱多年以來潛心研究龍燈制作技藝和地方燈彩文化特色。

  “舞龍是中國傳統文化,在古代人丁越多,龍燈則越長,也說明家族越興旺。”史克濱介紹。有著悠久舞龍歷史的城南村,無論是制作龍燈還是舞龍都成為村里一大特色。“20世紀90年代南昌流行過年舞龍,四縣五區都會派出最強的舞龍隊參與舞龍,其中不少出自我們城南村。”史克濱記得村里老人講起,城南村的舞龍隊是當時最長的龍隊之一,從城南村一路舞到德勝門,鞭炮齊響,一路上人頭攢動,這是老南昌的“年味”。

  如今,城南村仍然保留舞龍的習俗,每年大年初四后到元宵節期間舞龍,村里的小伙子一同加入舞龍的隊伍,為村里帶來熱鬧。史克濱現在仍在制作龍燈,以此傳承非遺文化,對他而言,舞龍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未來還要帶著南昌的龍燈走向更遠的地方。

  龍年生肖集郵熱興起

  1月5日,中國郵政正式發行萬眾矚目的《甲辰年》特種郵票,我省各地同步舉行首發活動,郵票一套兩枚,第一枚名為“天龍行健”,第二枚名為“辰龍獻瑞”,一經面世便引得集郵愛好者們爭相購買。記者從中國集郵專賣店南昌市環湖路店了解到,郵票發行當天南昌市民排隊搶購,當天現場共銷售套票5393套。

  “每年發行生肖郵票的時候人都比較多,加上今年是龍年,寓意比較好,郵票比較走俏。”集郵愛好者傅俊峰告訴記者,為迎合龍年儀式感,當天傅俊峰特意前往龍王廟郵政點蓋上了郵政日戳。

  連日來,不少集郵愛好者帶上明信片到龍王廟郵政點蓋戳留念。1月10日下午,南昌市民謝先生拿著1998年購買的生肖明信片前來蓋章。據他介紹,今年是中國郵政發行的第4套龍年生肖紀念郵票,目前家中已經集齊了4套龍年生肖郵票。“龍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今年是龍年,比較有紀念意義。”謝先生說,近期他還收到了來自外地集郵愛好者寄來的蓋有當地郵戳的明信片。

  “龍”展隆重登場

  在江西省文聯藝術展覽中心一樓正展陳著不少以龍為主題的雕塑。去年12月27日上午,由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江西省生肖雕塑大賽暨第七屆雕塑生肖作品展在省文聯展廳開幕,里面展陳有10多位藝術家所創作的雕塑生肖作品。

  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的丁羽佳是《蛟龍得雨》的創作者。該雕塑龍由樹脂仿銀制作而成的,蛟龍身上有著龍的威武霸氣,展現出超然豪放自在狀態。

  “龍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希望通過當代雕塑創作者的視角和方式,用時代的語言,來繼續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丁羽佳告訴記者,這件關于龍的雕塑作品正是他所創作的《山海經》系列作品之一,《蛟龍得雨》靈感來自于《山海經·大荒東經》中神獸“夔”,傳達了當下中國龍的奮進精神。

  記者從江西省美術館了解到,1月20日至4月21日,江西省美術館將舉辦“祥龍獻瑞——全國賀年生肖藏書票、小版畫作品展”,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生肖藏書票、小版畫將在江西省美術館捌兿空間展出。

  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出作品運用豐富藝術技法和多元化材料,將中國傳統生肖文化與版畫藝術進行融合創新,呈現出巧妙構思、刻痕韻味和藝術魅力,也傳遞了版畫藝術家賦予的祥瑞寓意和美好愿景,為新春佳節增添了喜慶祥和的藝術“年味”。此外,春節假期江西省美術館還將推出龍年系列活動。

  值班編輯:周章云

  值班審核:郭寧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