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巾之爭,將推動商業環境回歸誠信為本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 本報評論員 段萍
從來未被質疑的事情,不代表它就是正確和理所應當的。近日,女性用的衛生巾成為關注熱點,有網友經過實際測量,發現衛生巾的長度比實際標示的長度要短,但它又在國家規定的誤差值范圍內。所以,當一些衛生巾品牌被質疑時,客服很“理直氣壯”的回應態度,反而激起了廣泛不滿和更強烈的聲討。
關于衛生巾的長短,大多數人在第一次看到對它的質疑時,反應也許不會太過強烈。因為它雖然“縮水”了,畢竟差得不大,仍在規定允許范圍內。但當江南都市報記者就此事進行了一番實際調查,8個衛生巾品牌中,竟然絕大部分都不能夠達到所標示的數值,“縮水”似乎成了行業普遍現象,其中,有好幾個都是市場上的知名品牌(相關新聞見本報11月25日A04版)。
面對這樣的事實,不得不讓人深思。衛生巾“偷工減料”的背后,不僅是整個行業的悲哀,更引發了人們對企業誠信的質疑。
這兩年,常常聽到生意人抱怨生意越來越難做,消費者則感嘆好東西越來越難買到。在一家家商場、超市關門倒閉的同時,一家來自許昌的“胖東來”商超卻逆勢突圍,成為引人關注的商業范本。
“胖東來”的崛起,正是基于當下商業問題頻發,甚至涉及誠信缺失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其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種非常稀缺的長期信任。有人研究,為什么“胖東來”最賺錢的品類,是黃金、珠寶首飾、茶葉、蜂蜜、礦泉水、食用油、麥片、牛奶、熟食、洗衣液等,它們要不是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的商品,要不就是高頻復購的生活用品。當衛生巾發生“塌方”事故時,“胖東來”店里的衛生巾就立刻遭哄搶。
儼然,“胖東來”三個字對消費者來說,就意味著較高的信用,越是切身關己的商品,信用背書就越強。
其實,不少生意人感嘆,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對照的是以前“跑馬圈地”的賺快錢時代,忽視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消費者的要求已然改變,追求的是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衛生巾幾十毫米的“長短”之爭,最終在媒體和社會的監督之下,讓品牌創始人鞠躬致歉,讓產品下架,承諾整改和改進。這一事件必將推動整個衛生巾行業,將為消費者提供更規范的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
消費者不斷“覺醒”的維權意識,也將打破更多以往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偷工減料”現象。新時代的發展,商業環境已從“好賺錢”模式轉入“好人”模式,要求商家在品質上精耕細作,重視商業誠信。質疑與監督,則永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楊進